|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47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太阳黑子快速失踪的机制

[複製鏈接]

1142

主題

1

好友

3663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4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20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96
    威望
    3663
    主題
    11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4-8-14 15:00: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薛志科副研究员和闫晓理研究员等人发现,小尺度磁重联是导致太阳黑子快速失踪的一种有效方式,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快报》上。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一块磁场强而温度低的黑暗区域,它的形成和消失往往是太阳磁场演化的结果,因此,它对理解太阳磁场的起源和太阳活动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人们至今还不清楚太阳黑子是如何从太阳表面衰退或消失的。

    磁重联是宇宙等离子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磁能释放现象,由两组方向相反的磁力线相互靠近并相互作用,重新联接而形成新磁力线的物理过程,其间磁能转化成了等离子体的动能和热能。太阳是研究磁重联的最佳实验室,因为磁重联往往被认为是触发太阳爆发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磁重联还可能和日冕加热这一太阳未解之谜相关。

    利用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和美国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等观测的高分辨率数据,薛志科等人发现该事件于2020年10月26日发生在太阳上很小的区域内,一个正磁极小黑子逐渐形成,并靠近另一个早期存在的负磁极小黑子,随后它们逐渐变小,最终从太阳表面消失。通过计算正磁极黑子的面积和磁通量衰退速率,发现其消失过程属于快速模式。此外,在太阳色球层和日冕层,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和太阳动力学天文台都清晰地观测到一个小尺度磁重联过程,它发生在分别扎根于负磁极和正磁极的两组磁环之间,最终形成了位于光球层之上的一组新磁环,而利用非线性无力场外推方法重构出的磁拓扑结构也证明了磁重联的发生。

    薛志科等人推断太阳黑子的失踪过程首先是由小尺度磁重联驱动的,随后连接太阳黑子负磁极和正磁极的磁环下沉并躲进了太阳光球层下面,最终导致人们无法观测到太阳黑子了。因此,磁重联是导致太阳黑子快速失踪的有效机制。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2-27 19:48 , Processed in 0.03592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