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540|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从ChatGPT看世界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

[複製鏈接]

5229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2024-4-17 22:16
  • 簽到天數: 247 天

    [LV.8]以壇為家I

    推廣值
    0
    貢獻值
    1
    金錢
    7461
    威望
    15989
    主題
    52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3-5-5 15:43: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ChatGPT在工程上创新性整合大数据、大模型和大算力,按照“共生则关联”的原理,挖掘出自然语言中单词和单词共生概率知识,辅以人类反馈信息,以机器智能实现了统计关联下的语言快速合成。
    ChatGPT推动人工智能由识人辨物和预测决策等技术赋能向内容合成这一新领域跃升,即人工智能内容合成(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 AIGC)。AIGC会塑造内容生产的新范式,成为智能数字交往的有力手段,悄然发生一场文明范式的转型。ChatGPT所合成语言具有较高流畅性和逻辑性,与先前自然语言仅能在特定领域进行聊天式问答不同,因此引发高度关注。
    中新社记者:ChatGPT的走红是否能称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志性事件?为什么众多科技公司对ChatGPT表现出极大关注?


    吴飞:在ChatGPT之前,也有若干类似的现象级科技产品,如耳熟能详的AlphaGo和AlphaFold,这些产品均表现出较强内容合成能力(即无中生有),如AlphaGo根据当前落子局势,从已有落子学习中预测合成一个策略;AlphaFold从蛋白质基因序列和其三维空间结构的配对数据中进行学习后,对于给定的蛋白质基因序列输入,预测合成一个刻画生命功能的三维结构。
    人工智能于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启航后经历了两落三起的曲折过程,出现过“尚未产生当时承诺的重大影响、只能解决玩具类问题”的“莱特希尔(Lighthill)报告”以及“爬上树梢不等于攀登月球”的“炼金术”等使人工智能受挫的失败。
    今天正处于以“数据驱动机器学习”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第三次崛起浪潮中,ChatGPT的成功在于促成人工智能这一貌似艰深技术以自然语言聊天交互形式为普通用户所使用,将在众多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但是,其技术手段和理论模型仍然是已有人工智能方法的综合集成。
    人工智能具有在特定场景下不断累积流量来赋能应用的特点,ChatGPT以其自然交互手段吸引了大量用户,改变互联网时代微软 Windows、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安卓/苹果iOS的信息系统入口模式,在今后影响搜索引擎、在线服务、商业咨询等领域应用的“入口”,从而改变这些领域已有模式和发展生态,因此引起了众多科技企业的关注。
    中新社记者:人工智能领域目前的全球竞争态势、发展格局如何?


    吴飞:人工智能正成为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和重要驱动力量,并发挥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将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
    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关注人工智能,把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目前来看,欧美国家相关学者引领了人工智能理论从“0”到“1”的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在人工智能芯片和技术生态链等方面具有优势。
    自从中国政府于2017年7月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中国在发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论文、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以及建立人工智能安全可控的治理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
    中新社记者:世界需要怎么样的人工智能?东西方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何合作与交流空间?
    吴飞:与人工智能一样,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蒸汽机、电力和计算机等通用使能技术。推动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蒸汽机是一项开发和利用热能来驱动机械的通用使能技术,被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在《全球通史》一书赞誉为“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但蒸汽机必须与纺织、冶金、交通等结合,才能推动人类整体迈入工业时代。同理,以电力和计算机等为代表的通用使能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结合,使得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所形成的产品和系统,已让人类与人工智能所发明产品在社会中构成了一种关联,成为人类工作或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具有可解释性、可信和安全的人工智能是我们所需要的人工智能。同时,我们也迫切希望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农业、制造、经济、运输和医疗等领域,发挥“AI+X”或“X+AI”的效应。
    科技发展的事实已表明,重大科技问题的突破乃至新学科的创建,常是不同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结果。发现不同学科知识与问题的契合,实施学科交叉和综合,可形成新的科学的网络,是知识产生的前沿。
    人工智能下一步突破需要跨学科交叉努力,东西方学者可在多学科交叉合作方面开展合作,勇闯无人区,突破现有人工智能理论难点。同时,人工智能具有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结合特点,因此东西方可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如智能医疗等方面开展合作,共享人类发展文明成果。
    中新社记者:3月29日,生命未来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公布一封公开信,呼吁所有AI实验室立即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AI系统至少6个月,包括马斯克在内数千名科技人士均签署了这封信。为何在一片人工智能热中,出现了“叫停”之声?


    吴飞:上述公开信提出了如下4个令人深刻思考的问题:是否应该让机器用宣传和谎言充斥我们的信息渠道、是否应该自动化所有工作、是否应该发展最终可能超过并取代我们的非人类思维、是否应该冒险失去对文明的控制。
    在这些问题中,机器通过机械匹配所合成的非事实内容已经出现,另外三个问题离我们还很久远。从长远来看,应该肯定这封公开信所作出的思考,但不应对这封信断章取义。
    人类总是习惯于线性思维,这很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其中最常见的认知偏差是对技术近期与远期影响的判断出现不对称性。ChatGPT的出现将使人类社会诸多业务模式发生一次变革,同样为奇妙的“多样性”打开了一扇窗户。按下暂停键应视为对人工智能长远健康发展的一次深思,而不是一次具体行为。
    机器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人类的作用就是在人和机器共处的社会中,不断用知识强化机器。我们需要用进化观点去看待这个过程,最大限度发展种种可能性,而不是陷入“人机相斗”和“人机相害”的臆想中。
    中新社记者:在您看来,未来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人类应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处?


    吴飞:随着移动终端、互联网、传感器网、车联网、穿戴设备等兴起,计算与感知已广泛渗透,与人类密切相伴。网络不但遍布世界,更史无前例地连接着个体和群体,我们正从传统以“物理世界—人类社会”为主的二元空间逐步进入了“物理世界—人类社会—信息空间”所构成的三元空间,人工智能在三元空间中将扮演核心角色。
    未来将是人和人工智能共同进化的时代,人和人造物之间将如影随形、协作共进、相得益彰。美国数学家、哲学家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在1950年出版了一本极具洞察力和先见之明的著作《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目的就是希望人类在技术世界的环绕中更有尊严、更有人性,而不是相反。
    不论怎样,人类始终是人工智能高度、广度和深度的总开关和决定者,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警惕将人工智能等同于人类大脑的不切实际之举和“人工智能奴役人类”等杞人忧天之举,一方面要善于利用人工智能这一帮手,在人机协同中创造更加美好未来。

    19

    主題

    1

    好友

    288

    積分

    小學生

    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10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19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20
    金錢
    1957
    威望
    288
    主題
    19
    沙發
    發表於 2023-12-29 16:13:53 |只看該作者
    人工智能与伦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1-18 19:31 , Processed in 0.01924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