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錢
- 21
- 威望
- 938
- 貢獻值
- 0
- 推廣值
- 0
- 性別
- 男
- 在線時間
- 0 小時
- 最後登錄
- 2022-9-30
- 主題
- 0
- 精華
- 0
- 閱讀權限
- 50
- 註冊時間
- 2014-7-8
- 帖子
- 746
TA的每日心情 | 奮斗 2022-9-30 23:02 |
---|
簽到天數: 13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推廣值
- 0
- 貢獻值
- 0
- 金錢
- 21
- 威望
- 938
- 主題
- 0
|
一、联系生活实际,有效设计数学应用题8 b- r" w' i' M D+ ]8 O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中,实际应用的部分占据较大比6 J, U! o, x+ z/ R, r; _/ ?: s
重。结合应用题指导,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思维,发展知
! p/ P- K9 R4 O/ r+ c! |识应用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教师应注重对应用题
9 _( R" `5 G4 y1 l) d" ?* P4 e类型的选择,结合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4 T- \4 a6 a+ B2 R! S# ^. J* t2 w
例1 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 \4 {% V; A7 R _) g o" n. p每小时行48千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32千
$ p. _- u: N7 \# I0 ~米。两车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b* b" t3 L# d$ U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场景帮助学生还原问题,并结合线段) o' n( ^; f) |2 W, e) c0 u) D; b
图的指导,促使学生完成情感与经验的迁移,完成对问题的解
& t& {4 U$ n$ P- d答,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效果。
" Y$ k$ P L2 u. _% r9 d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解读生活,从生活
6 G7 y" d* C. V/ l中提炼并自主编创数学应用题,如要求学生从超市购物经历出
: O5 Y6 z5 a* T9 J3 h( r" B发,结合百分数知识编创问题,并在课堂互动中完成分析与解
8 `# l: t5 ?2 K( y0 ^答,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下
$ |5 o* _5 A1 {" R, L进一步思考数学问题。0 E( ?- h$ n4 S$ [' K5 L
二、做好审题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8 ?: w2 z0 E& C# W
审题不清是导致学生解题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对高年
2 H. B7 T& s, L E; c L# O级小学生,教师应从态度与方法的角度,促使学生在做应用题$ h, w7 z5 n9 E& m! O
时学会耐心审题,仔细审题,提高解题能力。在解答数学应用 n0 e7 O! |% I2 Y# o
题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端正态度,专心读题,在8 N+ n6 t. B/ ^5 C5 e) F( B# r
第一遍阅读后准确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并标记出来,以初步确
8 {: {5 Q6 W4 C" k, q, a: ^定问题思考的方向;其次,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关键词,分析
+ x7 K) e! I+ N" T主要条件,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如路程、效率、倍数等典型
' g$ D5 T A5 m) v5 V4 t习题中的主要元素,进一步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次,为: L# y) h4 Z6 O% v8 G/ \- _& I
检验学生对题目信息的掌握程度,教师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7 \- u1 C ?7 Z. Y4 A0 q3 {9 E
言复述题目,或用图形的方式进行转化,保证学生对题目的解8 `9 H# y4 _8 J% n
析效果;最后,教师应要求学生互动交流,分享列式的结果。" h6 W) i, \6 \( [
这样的反复训练能提高学生对审题的重视,并促使学生掌握科( i" N# c, _7 }, I3 m+ U' o) F
学、有效的审题方法,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 L4 }( Z1 }6 s& G7 G/ o" l# a三、注重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探究思考6 S; I. v( E8 O3 B# B, [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
0 w6 @5 r/ ^* e# D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探讨4 h3 O4 S/ h2 b' U
杨开泽" N+ Y/ u; M8 _ Z5 W, l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三中学 甘肃金昌 737200)' z( m; S3 K7 T: s' i
思维的培养,扭转学生的思维定势[2],启发学生在多角度思考
0 K( `0 o* S2 F0 B7 c中完成解答,并总结归纳典型例题,实现举一反三。4 [( B2 v4 ^/ h: x3 r4 K
例2 一个工厂由于采用了新工艺,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
7 {+ h, W- D7 r37.4元,比原来降低了15%。原来每件成本是多少元?. J& O- q3 ]6 [
教师应要求学生拓宽解题思路,打破思维定势,从多个角
6 t$ o t6 z. g度探究解题方案。比如,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
9 S7 x0 o0 x! Q# `+ N6 }6 Z6 i# O据数量关系直接写出37.4÷(1-15%)=44的算式,也可以启发学
( @) c6 F2 h8 v7 a生采用设未知数的方式答题。另外,教师可以针对题目做出变9 Y! M# z9 f0 _' t+ n
式,即转换其中的数量关系、结构内容、直接条件等,启发学' o+ ^3 a1 k* q7 H3 q, k
生从一道题出发,围绕百分数知识进行全面探索,在灵活解答
; m" T" T# ~( v# m问题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思考,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提升自主
) r6 ~( x! c1 `. U探究能力。, e# t7 {% E* X
四、要求学生检查验算,提高解题准确率
" S, a" f8 h2 r2 E/ E& d6 W检查验算是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准确率的重要途径,也
8 z! z& [4 I9 j& t是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重要体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7 Z% J9 s+ h% |9 u/ y+ @5 c
教学指导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应用情况,而& p) Z8 M% B# t9 @
且要注意学生的行为习惯发展情况,即要求学生进行检查与验3 K ?! g% h: k/ c! C$ N" R& {/ v
算,并予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常见# @% U2 @( I! s2 n- V$ p; A- }( b( E
的检查验算方法包括:代入法,即把解得的结果当作已知条件5 Z$ y0 D( W" u: Y2 m& R
代入题目,参与计算,查看结果是否与原来的题目一致;等值1 Z3 X% M2 w9 s
法,即找出题目中的不变量,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查看最终得
6 \% {- u$ L1 n+ X: b w出的数量是否一致;比较法,即把问题结果与已知量作比较,& } r) i# ?% S% @+ K$ D: W
看是否符合题意;另解法,即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查看是否/ z0 \9 V i6 Q( O
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总之,无论哪种方法,对学生提升解题准$ X1 \, K7 x5 I& `( w' N
确度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重视学生对检验方法的掌握与灵活
5 j8 X+ f& o8 c3 y运用,强调学生的习惯培养,培养其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0 @1 h9 m A, @& |0 w* e& r) S
五、做好错题指导,启发学生反思与归纳5 E l8 W& O: \: _/ ]$ h- H9 l4 \
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在传统教学. j; A- @" d1 K* b- k$ \# h
理念指导下,教师对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多持否定态度,忽! o5 T% |, Z7 E8 \9 z+ x
视了错误所能体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评价态度会让学生对错
' \0 z' \; g8 [6 b: ~4 D题产生抵触、畏惧心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教育% b' o/ b6 @" V+ v1 R$ R: @
工作者认识到了错题的重要价值,并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9 ~5 v S- N8 y- u) A+ o3 k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了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变: r8 W, `" [* r
对学生错题的态度,要求学生做好错题整理与反思,即准备错+ j, W7 {3 n; Z: }4 j
题本,将典型错题誊抄其上,并写出错解与正解,在对比中明2 T3 o8 Q2 v, C* B+ I! e
确思路的偏差,反思自己解题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应定期翻看
% p# z1 d& i5 n L5 t错题本,找到学习的薄弱处,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4 a+ g1 z0 _9 V: S: o8 @
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能培养学生反思与归纳的能
) G3 L! w5 G- q: V5 Q/ t力,从而激励学生通过错题不断思考、纠正与提升。4 H, \% f% p1 T
六、结束语' c0 D& ]5 I1 C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应用题特
, g1 z8 j+ I7 W3 E点,设计教学指导策略,促使学生建立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 V; f2 ^* m# x" s# p
联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态度,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 u/ F8 Z4 m" O6 L( V6 a
力,监督学生检查验算,要求学生做好问题反思,不断总结应; T$ V& r: v I6 G2 y: c8 i
用题的解题经验,提高数学教学实践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