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442|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女性无法兼顾家庭和事业?40岁妈妈教你选

[複製鏈接]

202

主題

1

好友

714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3-6-11 15:25
  • 簽到天數: 19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16
    金錢
    608
    威望
    714
    主題
    202
    樓主
    發表於 2019-6-15 06:56:04

     我每次发出关于职场与家庭兼顾的文章,就会有人说,那是因为你们幸运,有钱,有好工作,有支持体系。

      我同意。

      观察周围,凡是能两者兼顾的,一般要符合3个条件:

      第一,老人可以帮忙。

      如果老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援手,孩子3岁以前没进幼儿园怎么办?

      孩子入园、上学后,老师能等你到六七点下班吗(何况很多人六七点还下不了班)?

      第二,经济条件不错。

      无论是家里有皇位继承,还是自己发展较好,能请得起帮手。

      还得运气好,请得到,据说保姆对雇主都有鄙视链了。

      第三,至少一方工作时间有自由度。

      不少外企作息较为人性化,虽然也加班,但非常态,默认晚上和周末是私人时间。

      我去创业公司后,老板不介意我按时下班,娃睡后再次上线工作。

      或者我先生是大学老师,工作紧张(他365天里恨不得有360天睡不到5小时),但是不用坐班。

      没有这些条件中的至少一两条,谈兼顾确实是“何不食肉糜”。


      但是,如果你的情况可左可右、可进可退,我还是恳请女同胞们,坚持一下。

      譬如需要忍一忍不对脾气的老人,需要接受时间相对可控但是不够理想的工作,需要把自己当前的工资大部分付给保姆。

      肺腑之言,原因如下:

      第一,婚姻制度会消亡,因为生命在变长。

      过去十年,癌症治疗有重大突破,终有一日可以变为慢性病。

      营养加强、体检普及、运动普及、观念改变、技术进步,未来几代人应该平均年龄奔着九十岁去吧。

      想想四十岁的我,万一活到九十岁,还有半个世纪要扛。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后半生有更多可能性。

      我们能保证三十岁遇到、钟情的那个人,一辈子同步成长、和平共处吗?

      如果三十岁生娃,孩子成年离巢后,你还有四十多年要过,你愿意得过且过吗?

      这适用于男女双方。

      那么,选择经济独立,意味着把“站起来就走”的主动权留在自己手里。


      第二,事实是,90%以上的人,收入无法支撑两个家庭。

      感觉上抛弃你的同龄人很多,看看数据并没有。正是因为财富完全自由的人稀缺,他们才容易受到关注。

      不同统计口径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级也就几百万人。

      年薪+期权上百万,在大城市的中高级专业/管理岗位不再稀缺,也绝对达不到10%的中国城市人口。

      总之,有钱人没那么多。

      相对有钱,也意味着家庭对未来现金流有所预期,那么就会住更好的学区房、更大的房子、用好一点的品牌、培养孩子贵一点的兴趣爱好……

      年薪百万,在北上广深的支出,轻易就可以撑满预算上限,还得精打细算。

      那么,如果一个人、一份收入不能支撑两个家庭开支时,他cut哪个?

      狠狠cut前一个,狠狠的程度,可能超过你对人性的想象。

      也就是说,寿命在延长、不确定性在增加、分手后生活无法保障,那么我们要养得起自己。

      第三,人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飞上天空,“价值感”需要市场公允价格的支持。

      我写过不少优美鸡汤,鼓励大家不要在意“别人的声音”。

      然而,我近来想想,在年轻时,还未完全找到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生命的价值感与意义感来自哪里,人难免会依靠外在的鼓励与肯定来建立自信。

      那么,我担心,把“评价权”仅仅交给一两个人,对于全职太太而言,就是你家人。

      试想,我们在职场上都会遇到几个“合不来”的同事和老板。有时是利益冲突,有时是性格不合,有时是一两件事心生嫌隙。

      但是,如果你在市场上,可以换工作、可以换老板,长期你会获得一个基本的公允价值。

      在我图书签售时,我拿主办方安排的主持人举例——也许会有几场活动发挥失常、几场活动的嘉宾不喜欢他的风格,但是他长期在市场上,几年,几百场,会有一个市场形成的口碑与评价。

      那么,当你在家时,难免依赖先生的认可、长辈的认可。

      十几年、几十年,你如何保证,他们会始终如一的积极、正面、公允?


      第四,当更多的职业女性留在职场上,我们才有机会去塑造职场的规则与氛围。

      这是我朋友、麦府前同事Effie所言。她有两个学龄前男孩,先生养家绰绰有余,有一次问她为何坚持时,她说道:

      我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受益者,否则在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恐怕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一直走到今天。

      那么,我也希望能够参与改变下一代职场女性的命运。

      实话实说,如果老板是职场妈妈,职场妈妈下属的日子是容易过些。

      我做营销,团队里女性居多,此起彼伏怀孕生娃,有娃的此起彼伏生病、看牙、家长会、演出日,我们相互体谅:

      你娃病了,今天客户会议我替你去;

      我娃今晚没倒,电话会议我先静音;

      先生出差了,今天我早一点走,晚上文件会改好发出……

      其实就是多一点灵活性,多一点宽容度,职场妈妈们就能继续前行。

      就我个人经验,怀孕就是工作精力打个九折,奋战到临产前一周的绝对不在少数。

      靠谱的人怀孕哺乳也靠谱,不靠谱的不怀孕哺乳也不靠谱。

      (我也神烦“哺乳期反正公司也不能把我怎么样”的部分人,因为她们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

      所以,想想我们的女儿,我希望更多女性高管出现,我希望自己坚持到底。



      那么,从男性角度而言,为什么要支持太太继续在职场上呢?

      在尊重妻子发展意愿之外,也有非常现实的好处。

      技术迭代加快,市场不确定性增长,那些觉得“我养得起老婆”的男生们,你同样可能会破产、会失业、会生病。

      你和妻子,成为彼此支持、各自发展、共同承担的伙伴,不是很好吗?

      而全职在家的亲们,也深深请求你的原谅——我可能让你觉得,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价值被挑战了。

      容我分辩几句:每个人手里都是不一样的牌,所以依据你个人的意愿、客观的情况,你一定是做出了当下最好的选择。

      那么无论别人(包括我)的声音怎样,你的选择对你的价值,你自己说了算。


    0

    主題

    0

    好友

    1873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4-6-8 23:58
  • 簽到天數: 928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1994
    威望
    1873
    主題
    0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高中生 男生勳章

    沙發
    發表於 2019-6-24 11:34:50
    好难,女人真的会超辛苦的啊

    2

    主題

    10

    好友

    3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3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3541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4394
    威望
    38999
    主題
    2
    板凳
    發表於 2019-7-10 09:49:25
    正是很累的年纪
    請大家多給發帖者支持,有您們回應支持,才有動力去發貼!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1-15 20:23 , Processed in 0.021024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