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91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言論] 《阿德勒人格哲学》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複製鏈接]

193

主題

1

好友

614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4-5-14 10:35
  • 簽到天數: 12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2696
    威望
    614
    主題
    193
    樓主
    發表於 2021-8-26 10:17:31

    《阿德勒人格哲学》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最为读者所知的便是《自卑与超越》。去年读《自卑与超越》的时候,阿德勒就已经解答了我心中许多关于自我认识的问题。阿德勒让我认识到自卑感是人类的共性,克服自卑是人的共同行为,一直被自卑感深深困惑的我在这本书中终于找到了一些答案。
    《阿德勒人格哲学》这本书是对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一本更深入介绍的书,编者将阿德勒的重要的文章和演讲稿编辑在一起,对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做了更为系统的梳理。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以自卑感,社会感,求克服的奋斗三个理论为研究基础的。
    自卑感:
    阿德勒认同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向着一个理想的社会由下向上发展,社会中的个人也是向着心目中的理想目标成长,正是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人产生巨大的自卑感。个人为达到理想目标,需要不断的克服差距。
    求克服的奋斗:
    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克服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是一个不断奋斗向上的过程。
    社会感:
    人活在社会之中,需要完成职业,友谊和爱情三大任务。人只有与社会中的其他人合作,参与到社会中,才能走在实现理想目标的正确道路。如果人的社会感少,就会从社会中撤退,要么选择犯罪伤害社会的方式,要么是神经官能症伤害自我的方式。
    阿德勒的理论里,强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的生活风格(也就是每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于儿童的四岁之前。此时的儿童不能根据语言和概念作出推论,他们生活在狭隘的空间里,他们以自己感受到世界为真实的世界,从而形成对这个世界的最初的观念。这时形成的记忆做为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影响着人成年后的行为,尤其是在遇到困难时的行为。这个时期儿童需要训练和培养参与社会的合作能力,如果他们的社会感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准备,合作能力薄弱的时候就遇到社会中的困难,此时的儿童就会产生从社会退缩的心理,从而导致反抗社会的犯罪或者精神疾病。
    阿德勒通过自己的观察经验发展出来的个体心理学,一方面批判了孩子的性格是遗产的说法,另一方面也批判了弗洛伊德性本能的说法,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并不是性本能所导致的,而是儿童在成长中在家庭中的位置和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决定的。
    阿德勒可谓是第一个女权主义者,对20世纪初的男性主义为主的文化批判,提出女性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部分,尽管女性是在家庭中抚养儿童,但她们与负责经济收入的男人们是平等的地位。因为母亲是儿童产生联系的第一个人,这个联系是否稳定合适,影响着儿童社会感培养的多少,百家笔记网()而且母亲是儿童与其他人产生联系的桥梁,参与社会的合作能力。母亲的慈爱是整个人类社会向着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女性对自我的认知也影响着儿童对女性的认知,影响着儿童以后对于性的看法,并影响着他的爱情和婚姻观念。我们的爱情婚姻观是我们在儿童时期就建立起来,尤其是母亲的个人认知起了很大影响。
    要想改变个人的生活风格,在阿德勒看来只有通过常识的教育。人的个人生活风格,只有在直接经验中,尤其是重大问题的痛苦中,才受到震撼和改变。改变的是我们对于这个社会的私识,因为我们的观念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观念来源于我们理解和解释的世界,而不是真实的世界,只有在直接的经验中,我们儿时所建立的对这个世界的解释才有可能被改变。
    罪犯和神经官能症者都是无法接受真实的世界,而坚持着自己的私识,拒绝常识,所以他们反抗着社会。这些罪犯和神经官能症的童年总能找到要么是被溺爱,要么是被忽视,或者身体上有着残疾的记忆。
    读完阿德勒,一方面对于以后对于自己后代的培养有了相关的思考,儿童从小培养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对于他健康走过一生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对于自己,则是需要不断的去经历和阅读,去更新自己的因为儿时父母教育不足所形成的狭隘的世界观,这样才能更从容健康生活在社会中。作者:秋筠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0 03:26 , Processed in 0.01856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