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超过10家金融科技公司递交或者更新IPO申请资料,横跨港股、A股、美股三大资本市场。而纵观整个资本市场,2023年递表港交所的金融科技公司至少6家,港股市场正在成为金融科技公司冲击IPO的“首选地”。
6月以来,A股市场金融科技类公司在IPO方面也表现活跃。6月19日,浙江邦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邦盛科技)首次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科创板上市。同月,用友金融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开科唯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北交所、深交所创业板更新IPO材料。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这种趋势或许意味着自2020年下半年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集团按下IPO暂停键以来,金融科技公司上市的“冰封期”出现松动。但更多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仍然抱有审慎的态度。多位人士认为,递表、提交或更新申报材料未必意味着能够顺利完成IPO,目前这种现象更多意味着公司“可能已经没钱了”。
港股市场已成金融科技公司上市首选地
今年来看,港交所已经成了金融科技公司冲击IPO的首选地。
今年3月,在线投资决策解决方案提供商九方财富(9636.HK)登陆港交所,打响金融科技公司年内上市的第一枪。在九方财富之后,服务银行起家的第四范式、海尔旗下的数字化保险代理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众淼创新等至少5家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或更新招股书。
至于为何金融科技公司“钟爱”港交所,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分析,金融科技公司业务覆盖面广,但不同市场的金融业务的监管审核标准有所差异。传统的金融软件服务商主要选择A股,互联网金融/助贷类则以美股为主。不过由于证券监管环境的变化,2020年以来,总的来看港交所对于金融科技公司的接纳度更高。
这一趋势在过去两年也有所体现。2021年,金融壹账通(OCFT.NYSE)、360数科(后更名为奇富科技,QFIN.NASDAQ,3660.HK)等在美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以不同方式登陆港交所,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上市。
今年4月,美股曾经最大的金融科技IPO陆金所控股(06623.HK,LU.US)登陆港交所。陆金所控股是中国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聚焦于拥有住宅物业、汽车、金融资产及能够一定程度上获得商业银行信贷的小微企业主。奇富科技属于信贷科技服务平台。
IPO进入“窗口期”?业内人士冷静看待
于百程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监管的逐步明确和落地,互联网贷款、个人信息‘断直连’、数据安全与治理、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等问题的整治告一段落,金融科技公司的上市融资或许进入窗口期。
但他同时指出,目前冲刺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业务模式与以前有所不同,既不是单纯的助贷也不是传统金融软件服务商,更多偏向于金融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或SaaS/PaaS平台。
不过,这一判断并未得到行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针对今年以来多家金融科技公司集中递表的情况,业内人士的态度整体比较谨慎,持观望态度。
华南区某供应链金融公司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递表是前期阶段,最终能否上市尚待观察。”一家专注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从业人员向财联社记者坦言:“结果才代表是不是上市潮,集中递表只能说明公司没钱了。实际上从2021年四季度起,金融科技公司行业发展就处于‘寒冬’。”
多位受访人士称,自2017年下半年来,清理整治互联网金融市场政策信号显著。多家金融科技头部公司谋求依规转型、回归本源,退出“金服”转型“数科”。对应到如今,冲刺IPO的金融科技公司业务类型大多如于百程所指那样已经“大换血”。
而受宏观周期、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不少老牌金融科技公司的业绩增长更是一度承压。以今年回归港股市场的陆金所控股为例,5月23日,陆金所控股发布回港双重上市后首份业绩报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0.78亿元,同比下降41.8%;净利润为7.32亿元,同比下降86.2%。同样是2023年一季度,奇富科技的营收同比下滑16.69%,净利润同比下滑20.83%。
不过,奇富科技首席执行官兼董事吴海生当时依然对业绩下滑表示乐观。他认为,随着宏观经济的温和复苏,奇富科技看到今年以来用户需求逐渐回暖,放款量实现超预期的健康增长。第一季度,公司撮合和发放的贷款总额为1095亿元,同比增长约10.7%,环比增长约4.7%。
长远看金融科技赛道或仍有回暖机遇
九方财富是今年首家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其成功对整个金融行业而言是否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行业人士对此的看法整体也相对保守。
从商业模式来看,九方财富主要通过流量平台以及旗下MCN获客,引流至软件产品变现流量。招股书显示,2019到2021年,九方财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7.09亿元、14.52亿元。2022年,九方财富更是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27.4%。
于百程表示,与其他面向机构的金融科技公司不同,九方财富主要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辅助服务,不具备典型性。但是如果类似邦盛科技、百望云等金融科技公司批量上市,对其他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具备指示性作用。
但有意思的是,一些行业人士对金融科技赛道的长远发展趋势仍然乐观。前述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从业人员表示,金融科技赛道的估值这几年逐渐回归,也淘汰了不少商业模式不行的公司。如果能冲成功,说明这个行业回暖时机到了。
华南区一家金融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管理人员也对记者坦言,“赚钱的”、“(用户)留存率高的”会是接下来金融科技公司冲击IPO的关键。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金融科技行业在政策端也在陆续迎来新机遇。近期,为支持全国首个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北京升级发布了《关于支持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若干措施》。对金融科技企业的支持包括实缴注册资金补助、连续三年的房租补贴、上市资金支持等政策,入驻机构最高补贴将达5000万元。
毕马威中国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楚东近期也表示,2022年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加快数字化转型、巩固数字化成果已成为金融行业的必由之路。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10.237/)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