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节后会不会开门红 [打印本頁]

作者: wawezt    時間: 2011-10-4 15:32
標題: 节后会不会开门红
本帖最後由 wawezt 於 2011-10-4 16:00 編輯

统计数据表明,上证指数历年国庆前后的表现上涨的次数明显低于下跌的次数,其中9月份涨跌比率为7:13,10月份涨跌比率为8:12。其中,9月上涨且10月也上涨共出现5次,分别是1991、2006、2007、2009、2010,9月上涨而10月下跌共出现2次,分别是1998、2004,9月下跌而10月上涨共出现3次,分别是1996、1997、2000,9月下跌10月也下跌共出现9次,1992、1993、1994、1995、1999、2001、2002、2003、2008。数据表明:处在大牛市上升趋势过程中,9、10份上涨居多,而在下降趋势过程中,9、10月份下跌居多,在震荡市过程中,9、10月涨跌各半。在20年里,9、10月份出现大幅下跌(跌幅在10%以上)是1992(-14.69%、-27.78%)、1994(-0.74%、-17.21%)、2008(-4.32%、-24.63%),出现三次,9、10月出现大幅上涨的是1991(+1.4%、+20.83%)、1996(-8.10%、+11.56%)、2010(+0.64%、+12.17%)也出现三次,而其中处于大牛市周期的2006、2007及其后的2009年表现均较为出色。事实上国庆前后A股大盘的走势并不存在特定的逻辑,此主要与当期所处的经济周期、国家政策等因素相关。

鉴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相对较为稳健,因为欧美经济二次探底而导致中国经济大幅度放缓的可能性相对较低;目前主要的矛盾还是在于通胀,预计9月份通胀会略有下降,四季度会进一步下降;对欧债危机深化及对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或使管理层重新评估国内外经济形势,并为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转向创造了条件。我们认为,今年的“国庆行情”将以超跌反弹的“喝汤”行情为主,整体主要以结构性演绎。




作者: wawezt    時間: 2011-10-4 16:05
2002年节前的市场依然运行在下降通道中,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小跌0.38%。

  10月第一个交易日

  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则低开低走,跌幅为1.18%,随后市场继续调整。

  2003年国庆长假 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

  2003年节前的市场运行在下降通道中,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止跌企稳,小涨0.87%。

  10月第一个交易日

  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低开高走,收于1371.69点,随后走出一波跨年度的上升行情。

  2004年国庆长假 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

  2004年节前出现"914"行情,最后一个交易日股指小幅回调跌1.64%。

  10月第一个交易日

  长假过后受"914"行情的影响,上证综指出现大涨,收于1422.93点,大涨1.89%。

  2005年国庆长假 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

  2005年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收于1155.61点,小涨0.01%。

  10月第一个交易日

  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出现下跌1.44%的走势,但经过一番调整之后,A股市场踏上牛市征程。

  2006年国庆长假 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

  2006年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高开高走,最终收盘1752.42点,上涨15.46点,涨幅0.89%。

  10月第一个交易日

  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跳空高开于1768.14点,从此展开了一轮新的上升行情。

  2007年国庆长假 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

  2007年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高开高走,指数最终收盘报于5552.30点,上涨90.72点,涨幅2.64%。

  10月第一个交易日

  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高开130点,最终收盘报于5692.75点,上涨9.44点,涨幅2.53%。

  2008年国庆长假 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

  2008年: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高开低走,最终指数报于2293.78点,跌0.16%。

  10月第一个交易日

  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再度低开近30点,收盘报于2173.74点,跌幅达到5.23%。而就在20多天之后,上证综指探到了1664.93点。

  2009年国庆长假 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

  2009年: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高开高走,最终指数报于2779.43点,涨0.90%。

  10月第一个交易日

  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调空高开,收盘报于2911.72点,涨幅达到4.76%。此后大盘震荡上涨持续时间近2个月最高至3361.39点。

  2010年国庆长假 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

  2010年: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高开高走,收出光头光脚大阳线,最终指数报于2655.66点,涨1.72%。。

  10月第一个交易日

  在节后第一个交易日高开高走,收盘报于2738.74点,涨幅达到3.13%。此后大盘单边上扬,最高涨至3186.72点。
作者: wawezt    時間: 2011-10-4 16:07
今年内外环境有几个特点:

1、通胀仍是经济的主要矛盾、流动性则是A股最大困境:当前经济增长问题不大,但通货膨胀仍然是主要矛盾,9月控通胀压力不减,数据显示9月前三周食品价格上涨较快,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而历史数据显示9月非食品价格也存在季节性上涨因素。不过中小企业融资难争议较大,民间融资总量资金大概3.2 万亿,内部融资成本10%,外部融资成本18%-20%,加权平均成本大概在16%,并不如市场关注的那么高。中国经济货币深化过程基本结束,货币流动速度开始稳定,这要求货币调控目标相应调低。

  目前A股最大的欠缺是流动性困境。8月份M1增速是11.2%,历史上每轮紧缩大周期的MI 增速底部都在10%以内,在政策仍然不松动的背景下,预计9、10月份M1增速仍有惯性下滑的过程,并最终可能会落定在10%附近,这两个月的流动性环境可能会继续偏紧。考虑到12月份起,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远不足以对冲应缴的保证金存款准备金,以及岁末年初阶段企业预决算等带来的货币投放需要,早则11月底、晚则12月中旬会有很大的概率下调存准率,MI增速有望从12月份起步入上行周期。

  众所皆知,M1增速是股市行情的先行指标,超前周期为1-2个月。从M1增速对股市的先行指标意义看,A股行情如果现在止跌上涨,还只属于弱势反弹性质。但若继续维持弱势,低迷到年底或明年年初步入上涨,展开的则可能是规模性行情。

  2、估值水平处于准底部区域:从估值水平来看,目前已有808家公司发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预增公司662家,占比为82%,预增占比较中期业绩预告时上升了11%。因此,目前市场对三季报公司盈利的悲观预期并无充分依据,公司盈利预期调降的压力在中报公布完毕后已经基本得到消化,目前行情估值水平仍具有相当厚实的防御基础。2005年998点时的TTMPE为14.37倍,2008年1664点时的 TTMPE为12.89倍,目前2400点对应全市场A股的TTMPE为15.52倍。这意味着从空间角度看,2400点的A股即使不是绝对底,也已经处于准底部区域。

  3、欧美股市暴涨暴跌的情形仍有可能多次出现:当前欧元区主权债危机已经进入到一个更为危险的阶段。随着对主权债违约担忧的加剧,金融和银行体系压力更为明显。尽管之前美国表示欧洲和全球领导人都愿意考虑更具决定性的政策,但具体做法仍未落实。越来越强的不确定性令已经疲软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机构认为,有两个基本结论浮出水面。首先,欧洲的政治家和决策者还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提振欧元区和投资者信心。这些措施或应包括增强银行业的资本缓冲、扩大EFSF/ESM的权限从而为银行资本重组提供资金、并支持欧元区债券市场以及“在险”欧元区国家的进一步财政紧缩计划。不过这些都对欧洲的“政治经济”提出很高的要求。由此也得出第二个结论: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必要的政策出台之前,危机还将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预计美国和全球股市仍将维持较高的波动性,暴涨暴跌的情形仍有可能多次出现。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10.237/)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