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宵党注意!半夜吃东西更容易拉肚子
深更半夜,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一边刷手机看看剧,一边啃啃西瓜,吃吃卤味、烧烤或小龙虾,这样的搭配似乎很适合这个夏天。不过,夜宵好吃,却要三思,注意别吃坏肚子。 最近,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机体抵挡食物中毒的能力在一天之中会有起伏波动,在白天增强,到了晚上变弱。“我们发现,免疫系统也不是一天到晚都在上班,这个结果令人意外。”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John Brooks II博士说。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几乎所有动物都有一个内在的生物钟,与太阳东升西落的时间相对应,调节着进食、睡眠等各种行为。昼夜节律可以让动物预测和准备环境变化,违背昼夜节律则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后果。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SW)的科学家想要确认,肠道抵抗感染的免疫力是否也有昼夜节律的变化。为此,他们首先查看了小鼠肠道内的一系列抗菌蛋白(AMP)含量。抗菌蛋白可以直接抑制致病细菌的生长,对先天免疫反应的调节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析后果然发现,一些抗菌蛋白的量在一天内有高低起伏。以抗菌蛋白REG3G为例,总是在夜间含量较高,白天含量较低。小鼠昼伏夜出,行为习惯与人类相反。也就是说,在一天里进食、活动较多的时间,肠道内的REG3G较多;睡觉期间,REG3G较少。 进一步实验揭示,一类叫做分节丝状菌(SFB)的肠道细菌主导了这种抗菌蛋白的周期性表达。分节丝状菌无论在小鼠还是人类的肠道菌群中都很常见,它们的一种独特能力是会附着到肠壁表面并改变宿主细胞的基因活性。 研究人员发现,分节丝状菌的附着也有昼夜节律。具体来说,在动物一天里进食活跃的时间,分节丝状菌纷纷附着到肠壁,就像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上铺了一层稻草。与此同时,抗菌蛋白REG3G在肠道中的产量增加。
这种变化明显地影响了小鼠在一天不同时间里的抗感染能力。研究人员用沙门氏菌(一种常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感染小鼠,发现小鼠在傍晚接触细菌时——此时肠道内REG3G等抗菌蛋白水平较低,致病菌更容易在体内生长,小鼠也更容易死亡。 研究人员分析,身体通过产生抗菌蛋白防止食物中毒的能力会随着昼夜节律变化,在最有可能接触到有毒细菌的时间段(对于人类来说是白天),抗感染能力增加,可能提供了一种生存优势。
科学家们指出,这个结果从另一方面提示我们,如果能利用好免疫系统抗感染能力的“高峰”时段,为口服疫苗或抗生素治疗设计相应的服药方案,也许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此之前,研究人员还需进一步验证人体内是否也有同样的现象发生。 “看到这些实验结果,现在我半夜三更想要翻冰箱时都会多想一想。”研究负责人Lora Hooper教授说道,“毕竟当你的肠道抵抗力在最低点时,吃一份内含细菌的土豆沙拉可能比较危险。”
頁:
[1]